基本介紹
博鰲鎮隸屬于海南省瓊海市,中心位置位于東經110°35'34",北緯19°9'55"。位于瓊海市東部海濱,萬泉河入???。東臨南海、南與萬寧市交界,西與瓊海市朝陽鄉、上甬鄉相鄰,北與潭門鎮接壤。距離瓊海市嘉積鎮17千米、海口市105千米、三亞市180千米。
博鰲是海南著名的“十大文化名鎮”之一,是國際會議組織——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性會址所在地。
2002年3月,博鰲鎮面積為86.75平方千米,轄17個行政村。2015年,總人口2.9萬人,全鎮總產值增長8%,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11%。鎮政府財政收入436萬余元。
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。2019年10月,博鰲鎮入選“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”。
景點景觀
博鰲水城
博鰲水城位于中國海南瓊海市博鰲鎮,瀕臨南海,是萬泉河入??谒诘?。萬泉河、九曲江、龍滾河三江交匯,東嶼島、沙坡島、鴛鴦島三島相望。博鰲水城被海南省政府列為重點開發的旅游項目,1998年7月被國家旅游局選為“中國43個優先發展的旅游項目”之一。
博鰲龍潭洋農業公園
博鰲龍潭洋農業公園地處博鰲鎮莫村與培蘭村交界處,背靠金牛嶺,面朝萬泉河,緊鄰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,距瓊海市唯一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、海南僑鄉文化的代表——蔡家宅3千米。農業公園占地近200畝。
博鰲海濱酒吧公園
博鰲海濱酒吧公園景區處于瓊海市熱帶濱海國家農業公園核心區,又稱海濱酒吧公園,占地25.14畝,交通便捷。景區共計劃建設16間以博鰲特色為主題的酒吧,分別是海的故事、老房子咖啡村落、般若海、愛情海、曼半、博鰲時間等各具特色的餐飲酒吧。
樂城
“樂會古城”項目是以古城文化、歷史為背景,對古城實行了修復性、保護性的開發,是海南唯一的此類項目。
海南僑鄉瓊海市樂城村歷史上建有城隍廟、華光廟、東關廟、石角廟、西關廟等眾多廟宇,其中以城隍廟最負盛名。樂城城隍廟始建于明洪武二年,乾隆四十七年重修,已有680余年的歷史。后又在1973年被臺風吹損,經海外華僑、港澳同胞及鄉里民眾捐資重建。
博鰲鄉村公園
博鰲鄉村公園項目的建設是博鰲鎮發展鄉村旅游業的重要步驟,位于朝烈村。朝烈村共有8個村小組, 280戶,總人口1280人,村域面積約3平方公里。鄉村公園項目涉及朝烈村轄區的朝烈、美雅、嶺頭、南強、大路坡等五個自然村,鄉村公園的建成將這五個村莊串聯起來,形成了由枕水朝烈,聽風美雅、覓景嶺頭、拾巷南強、尋味大路坡等主題組成的游覽格局,為游人提供了一個感受鄉間風情,體驗小鎮休閑的完整線路。
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
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景區座落于東嶼島。
2001年2月,博鰲亞洲論壇宣告成立,論壇的成立獲得了亞洲各國的普遍支持,并贏得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。從2003年開始,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定期在博鰲東嶼島召開。
博鰲亞洲論壇成立會址
博鰲亞洲論壇成立會址景區位于博鰲水城中心位置,交通非常便利,海口、三亞至博鰲都有高速公路,??谥敛椉s需1小時30分即可到達。三亞至博鰲亞洲論壇成立會需兩個小時即可到達。景區先后被評為“海南省十佳旅游區”、“海南省優秀涉外旅游參觀點”、“海南文明風景旅游示范點”。
蔡家大院(蔡家宅)
蔡家宅位于瓊海市萬泉河下游的博鰲鎮莫村村委會留客村,由留客村寓居印尼的富商蔡家森等四兄弟在1934年共同回鄉建造的一個具有濃郁南洋風格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群落。群落共包括4座宅院,建筑風格相似,其中以長兄蔡家森的住宅規模最大,同時也保存的最為完整,是海南僑鄉民居的突出代表,被稱為“海南僑鄉第一宅”。
整個宅院坐東南,朝西北,占地400多平方米,建筑面積1200多平方米,共有50間房、80道門和116扇窗戶,建筑整體高大森嚴。院內前、后庭和上、下樓都有走廊樓梯相連。中西合璧是蔡家宅最為突出的建筑風格。其建筑的主體部分沿襲了傳統的中式風格,二層廊道部分的裝飾風格則以西式為主。
2006年5月份,蔡家宅被國務院公布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博鰲玉帶灘
玉帶灘位于博鰲水城東部,是一條自然形成的地形狹長的沙灘半島。
玉帶灘北部于1999年6月被國際吉尼斯總部在中國的代理機構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以“分隔海、河最狹窄的沙灘半島”而認定為“吉尼斯之最”,因此,玉帶灘北部將充分保持其原始狀態。
鰲強萬泉河竹排漂流
鰲強漂流是離博鰲最近的一處萬泉河漂流,漂流河段為萬泉河下流臨近入??谔?,先以機動船將漂流排動力牽引到上流區域,再開始由上游向下流漂流,漂流河段河面較為寬闊,途中可飽覽朝烈大橋、東嶼島亞洲論壇永久會址、博鰲禪寺、鄉村高爾夫球場、玉帶灘等沿岸景色。
博鰲大樂水鄉
瓊海博鰲大樂水鄉,位于博鰲大樂村。
大樂水鄉主要旅游項目有龍舟漂流、游船玉帶灘。其中“龍舟漂流”源于博鰲地區民間端陽賽龍舟競技民俗,讓客人能參與、互動。
博鰲東方文化苑
博鰲東方文化苑坐落在萬泉河畔,由博鰲禪寺和東方文化主題公園兩部分組成,主要景點三十余處。有名的有禪寺素芳齋、蓮花館、七寶蓮池等。
地理環境
位置境域
博鰲鎮位于瓊海市的東部,萬泉河與南海交匯處,中心位置位于東經110°35'34",北緯19°9'55"。2015年,博鰲鎮總面積86.75平方千米,其中開發區總面積約10平方千米,博鰲亞洲論壇會址占地面積約1.8平方千米。東臨南海、南與萬寧市交界,西與瓊海市朝陽、上甬兩鄉相鄰,北與潭門鎮接壤。距瓊??h城加積鎮約18千米,距省會海口市約134千米,距三亞約217千米。
土壤特征
博鰲海灘表層沉積物主要類型也為砂,同時兼有泥質砂、礫質砂、砂質礫等。
氣候特征
博鰲鎮屬熱帶季風氣候,四季不明顯,旱季和雨季分明,氣候溫和,熱量豐富,光照充足,雨量充沛,全年平均氣溫24.1攝氏度,最熱的7月與最冷的1月溫差僅為10度,平均濕度為80%-85%,年平均日照時數2155h,年降雨量為1800-2200毫米。歷年平均風速在2.1—4m/s,主導風向冬春為北風,夏秋為偏南風。由于海風的作用,這里是海南夏季最涼爽的地方。
水文特征
境內有萬泉河、龍滾河、九曲江,三江匯流。
地形地貌
博鰲山嶺起伏、植被茂盛,聚江、河、湖、海、山、嶺、泉、島嶼八大地理地貌為一體。
歷史沿革
名稱由來
“博鰲”的含義是魚類豐(多)碩(大),用通俗語言表述就是“魚多魚肥”的意思。
博鰲最早是作為一個“浦”的名稱,博鰲浦即魚類豐碩之浦。疍家人最基本的社會意識和愿望,正是盼望有一個“魚多魚肥”的良好的疍民生存環境。
歷史沿革
早在宋代,博鰲就有疍家人居住和繁衍生息。宋天圣元年(1023年),疍家人集資在博鰲建起三江廟,此時在此居住的疍家人已有一定數量和規模。
博鰲鎮因濱博鰲港而得名。明初稱博鰲浦鄉,明末改稱博鰲鄉,居者為疍民。
清襲明制,沿稱至中華民國十八年(1929年)。
民國十九年(1930年),撤銷博鰲鄉,劃歸樂會縣首善鎮(民國三十六年改稱附城鎮)管轄。
1950年7月,博鰲屬樂會縣二區(樂城)管轄。1955年6月,設立博鰲鄉,屬樂城區管轄。1958年10月,撤銷博鰲鄉,劃歸朝陽公社管轄。1958年12月1日,樂會、瓊東縣合并為瓊??h。1961年3月,從朝陽公社分出設立博鰲公社。
1983年9月,改稱博鰲區,下轄博鰲、東海、東嶼、田埇、珠聯、朝烈等6個鄉。1987年,博鰲區改為博鰲鎮,下轄6個鄉改為6個行政村。
2003年,撤銷九曲江鄉的北山、北岸、沙美、培蘭等4個行政村與朝陽鄉、博鰲鎮合并,設立博鰲鎮,鎮政府駐地在原博鰲鎮。
榮譽及其他
2017年11月,博鰲鎮獲得2017第二屆博鰲國際旅游傳播論壇2017年度文旅小鎮。
2018年4月12日,博鰲鎮入選“2018暢游中國100城”。
2019年10月,博鰲鎮入選“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”。
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。